您好!欢迎光临工博士商城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中国市场分析
新闻中心
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中国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9        浏览次数:162        返回列表
 目前,我国伺服市场处于成长阶段,增长空间大,且增长速度明显。伺服行业下游应用行业随高精密设备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了从纺织包装等传统领域向电子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转移,前瞻预测未来几年,数控机床、电子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将成为伺服应用***主要的三大市场,合计占伺服市场总规模比重将达到47.7%。
 
伺服市场仍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增速明显
 
我国伺服系统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国外伺服系统产品早在1950年前就已经出现,相对国外,我国服系统发展较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为2005年以前的发展萌芽期,***早在70年代,首先被应用于国防科技、军工等高端制造行业,随后在80年代,伺服系统开始在一些高端民用制造中得到尝试;2005年以后的初步增长期,随着制造强国等战略的提出,国产伺服品牌开始诞生,产品性能初步得到市场认可,但外资品牌伺服系统仍占***主导地位;第三阶段是2010年前后进入进口替代期,国产伺服系统性价比逐步提高,在机床、机械等领域进入加速进口替代阶段。

 

 

 

我国伺服市场增长空间较大,增长速度明显。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的迅速扩张,伺服系统在国内应用规模增长迅速,整体市场规模增长空间较大。据工控网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为52亿元,到2018年预计达到117亿元,年复合增长达到14.5%,近7年来增速明显。

 

  成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政策扶持明显

《工业4.0战略实施计划》中对智能制造进行明确的定义,智能制造计划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稀缺性的日益凸显和消费端个性化需求的逐渐增多,***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产品性能及生产效率的***优化。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推动工业生产自动化,关键环节数字化及产品全生命周期企业集成化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要想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设备端离不开高精密装备,伺服系统是其核心构成。为了提升我国智能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自2013年发布《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以来,政策面不断向好,支持国内伺服系统厂商发展。国家开始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高端装备实现转型,制造业全面升级,提升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能力。“十三五”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制造关键装备等。随着中长期的规划提出,在8年内均会有配套政策支持,以达到规划目标,保证行业增速。

 

企业伺服业务不断增长,研发投入不断扩大

  顺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主导方向,国内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帮助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产品线延伸,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根据上市公司年报的统计,国内主要伺服系统供应商随伺服业务收入增长,研发投入总额也在不断扩张。以国内自动化企业龙头()为例,2013-2017年汇川伺服业务从2.7亿元增长至超过9亿元,cagr高达36%,相应的汇川的总研发费用也从2013年的1.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5.9亿元,cagr达到39%。高速增长的研发费用保证了国内自动化企业在伺服系统市场持续增强的技术实力。

 

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将成为未来***主要市场

目前,我国伺服市场处于成长阶段,增长空间大,且增长速度明显。伺服行业下游应用行业随高精密设备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了从纺织包装等传统领域向电子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转移,前瞻预测未来几年,数控机床、电子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将成为伺服应用***主要的三大市场,合计占伺服市场总规模比重将达到47.7%。

 

  数控机床领域,伴随数控化率提升,到2020年预计将带动伺服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工业机器人领域,基于我国较低的工业机器人密度和快速的下游需求释放,到2020年预计拉动的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47亿元。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基于3c、半导体及锂电行业的需求较快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拉动伺服系统市场8亿元。叠加三大市场占总伺服市场比重,预计2020年伺服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元。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联系热线:18621383637 联系人:申经理 联系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一路98弄6号

技术和报价服务:星期一至星期六8:00-22:00 安川伺服电机专营店